美国研究人员在患糖尿病的老鼠身上做实验,将普通细胞转化成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,减轻了病情。这一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,实现不同种类成体细胞间直接转化,代表再生医学的重大进步。 试验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开展了这项研究。 他们通过注射冷冻的普通腺病毒,把三种基因送入体内缺乏胰岛β细胞的病鼠胰腺内,结果胰腺内大约20%的外分泌细胞转化成胰岛β细胞。胰岛β细胞增加,分泌的胰岛素相应增多,病鼠体内过高的血糖水平降低,糖尿病病情减轻。 实验证明,腺病毒携带的Ngn3、Pdx1和Mafa三种基因具备将普通细胞转化成胰岛β细胞的功能。胰岛β细胞数量稀少,一旦遭破坏,就会引发I型糖尿病。外分泌细胞较常见,在胰腺中大约占95%。研究小组负责人道格拉斯·梅尔顿说:“这些(新转化的)胰岛β细胞状态稳定,分泌胰岛素,维系老鼠的生命。” 梅尔顿是霍华德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世界一流的干细胞研究专家。他两个孩子罹患I型糖尿病。 突破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《自然》(Nature)杂志上。媒体评论说,这一研究代表克隆技术新突破。 去年11月,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采用基因直接重组技术,把普通皮肤细胞转化成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。 研究人员认为,这种细胞有望代替干细胞,分化为具备特定功能的成体细胞,实现人体组织或器官移植。但梅尔顿领导的研究小组实现成体细胞间直接转化,简化细胞转化过程,省略了将普通细胞转化成具备胚胎干细胞特点的细胞这一过程。而胚胎干细胞研究需要损毁几天大的胚胎,因此一直极具道德争议。 前景 梅尔顿在研究报告中说,新技术理论上同样适用于人类细胞,如皮肤细胞和脂肪细胞。这一技术可能首先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重症患者。 II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体内有胰岛β细胞,仍分泌胰岛素,但周围组织对它不敏感,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。重症患者则不再分泌胰岛素。“对于I型糖尿病,我们仍面临自身免疫抵抗的棘手难题,”梅尔顿说。 I型糖尿病是由患者体内出现错误免疫反应、杀死胰岛β细胞所致。任何转化成具有胰岛β细胞功能的细胞同样难逃厄运。 梅尔顿希望找到避免使用病毒的方法,将三种基因注入人体实验,否则风险较大,可能招致美国药物管理部门反对。 |